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北岛书屋 > 现代都市 >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朱棣韩辰全文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朱棣韩辰全文

胜者即是正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13。”“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7。”“当前声望值已达100点,是否抽取一次奖励?”韩辰眉毛微挑,略有些诧异。自从上次被救之后,他就觉醒了一个靠说书攒取声望值的系统,然后再利用声望值抽取奖励。以往那些酒客听了书,声望值都是一两点,三四点的涨。可这次,燕兄和张兄的声望值,竟高达7点和13点之多!韩辰虽感觉奇怪,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当下在心头默念了句是。“叮!幸运转盘开始启动。”随着系统声响起,韩辰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大大的圆盘。圆盘上,显示着各式各样的丰厚奖励。当指针快速旋转后,并落到其中一块奖励区域的时候,系统声再次响起。“叮!恭喜宿主获得奖励——十公斤番薯。”啪嗒啪嗒啪嗒!系统声刚落下,后厨便响起了番薯滚...

主角:朱棣韩辰   更新:2025-01-17 14: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韩辰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朱棣韩辰全文》,由网络作家“胜者即是正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13。”“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7。”“当前声望值已达100点,是否抽取一次奖励?”韩辰眉毛微挑,略有些诧异。自从上次被救之后,他就觉醒了一个靠说书攒取声望值的系统,然后再利用声望值抽取奖励。以往那些酒客听了书,声望值都是一两点,三四点的涨。可这次,燕兄和张兄的声望值,竟高达7点和13点之多!韩辰虽感觉奇怪,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当下在心头默念了句是。“叮!幸运转盘开始启动。”随着系统声响起,韩辰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大大的圆盘。圆盘上,显示着各式各样的丰厚奖励。当指针快速旋转后,并落到其中一块奖励区域的时候,系统声再次响起。“叮!恭喜宿主获得奖励——十公斤番薯。”啪嗒啪嗒啪嗒!系统声刚落下,后厨便响起了番薯滚...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朱棣韩辰全文》精彩片段

“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13。”
“叮!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7。”
“当前声望值已达100点,是否抽取一次奖励?”
韩辰眉毛微挑,略有些诧异。
自从上次被救之后,他就觉醒了一个靠说书攒取声望值的系统,然后再利用声望值抽取奖励。
以往那些酒客听了书,声望值都是一两点,三四点的涨。
可这次,燕兄和张兄的声望值,竟高达7点和13点之多!
韩辰虽感觉奇怪,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当下在心头默念了句是。
“叮!幸运转盘开始启动。”
随着系统声响起,韩辰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大大的圆盘。
圆盘上,显示着各式各样的丰厚奖励。
当指针快速旋转后,并落到其中一块奖励区域的时候,系统声再次响起。
“叮!恭喜宿主获得奖励——十公斤番薯。”
啪嗒啪嗒啪嗒!
系统声刚落下,后厨便响起了番薯滚落的声音。
动静一直持续了好一会儿,才结束。
若此刻店里有人,一定会觉得他韩辰会妖术!
韩辰来到后厨,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块番薯,掂量了一下。
重量十足,个头是个顶个的大。
“抽个什么玩意儿不好,非要抽个满大街都是的番薯。”
“要是能抽个治疗眼睛的药水,那该多好。”
韩辰象征性的扇了自己一巴掌。
毕竟,在他的视角下,番薯这玩意儿不就是满大街都是吗?
现代社会,还有什么地方,是没有这个高产作物的?
“罢了,珍爱粮食,人人有责。十公斤,也够吃好几天的了,可不能浪费了。”
说着,韩辰就开始在后厨大刀阔斧的研究起新的食材来。
......
......
燕王府,客房内。
这是一间普通的客房,装潢也十分简单。
除了床榻,饭桌外,只有普通的日常用物。
不过有一点不同,饭桌上摆放着一尊佛陀雕像。
一位身着黑衣的僧人,静坐于雕像前,闭目捏转佛珠。
忽然。
砰!
门被一脚踹开,朱棣愠怒着走了进来。
不过在见到眼前这位高僧后,他还是强压着火气说道:
“大师,你为何要欺骗本王!”
姚广孝缓缓停下手中的佛珠,随后睁开了眼。
“燕王殿下,贫僧何时欺骗过你?”
“你说要赠本王一顶白帽,是也不是?”
“是。”姚广孝缓缓作揖。
见对方承认,朱棣便把刚才韩辰所说的那番话,一一道了出来。
啪嗒!
姚广孝手中佛珠应声掉在地上,他原本平静的脸色顿时挂满了震撼。
“殿下,这些话是谁教你的?”
朱棣的水平,姚广孝还是很清楚的。
这根本就不是他能说出来的话!
以史为鉴,推断后世发展,此乃推算国运之根本。
这等手段,连他姚广孝都很难做到,只擅长武略的朱棣,自然更不用说了。
“是一个瞎眼青年告诉本王的。”朱棣毫不隐瞒道。
“哦?竟是一青年?他现在人在哪儿,绝对要留住此人!”
一向十分淡定的姚广孝,此时也显得极不平静。
毫无疑问,一个能看破洪武帝心思,且能推断后世发展的人,定然是一个旷世奇才!
况且,此人还十分年轻。
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一代谋士,青史留名!
这种人必须留住,哪怕是想尽一切办法!
朱棣还是第一次见姚广孝如此重视一人,于是赶忙说道:
“大师放心,此人早已被本王控制了。”
“是吗,阿弥陀佛,谢天谢地。”
姚广孝这才长舒了一口气,问道:“那他现在人在哪儿?”
“正在燕王府膳堂做菜。”
“什么?!”
姚广孝一听,差点没一口老血吐出来。
居然让这么一尊大才,去膳堂做饭做菜?这燕王脑子没坏吧?
“燕王殿下,你糊涂啊,你怎能让这样的人烧饭做菜!”
见对方又开始急了,朱棣索性将韩辰的事娓娓道来。
听完后,姚广孝这才松了口气,逐渐有些能理解了。
“好了大师,现在轮到本王问你话了。”朱棣眼神一凛,说道:
“如今韩先生推断本王坐不上这张龙椅,你确定还要赠予本王一顶白帽子?”
姚广孝轻轻作揖道:“阿弥陀佛,朝堂争斗虽不是贫僧长处,但贫僧面相功夫却是一流。”
“燕王殿下你气宇轩昂,英武不凡,日后定然是九五之尊。”
“韩先生说的那些话固然没错,但人无完人,他才二十岁出头,不可能做到算无遗策的地步。”
听到这番解释,朱棣长悬着的心,这才缓缓松了下来。
只是,前脚才松口气,后脚就有一名燕王府探子小跑进来了。
“禀燕王殿下,应天府那边传来消息。”
“即日起,陛下重设监国一职,朝中大小事务,全权由皇太孙朱允炆处理!”
朱棣脑瓜子顿时嗡嗡作响,身形止不住往后倒。
幸亏探子手疾眼快,连忙上前将其扶住。
至于姚广孝,更是神色错愕,嘴上不断喃喃自语:
“不可能,贫僧怎么可能算错.....”

废话,野外的水哪里能够随便喝得,搞不好,那是会中毒的。
粮草水源,这就决定了难以远征的原因。
“也不尽然。人家当年霍去病打匈奴,六天之内,转战千里,不也打赢了,主要是快,要速战速决。”
韩辰想起了河西之战。
当年,霍去病打匈奴,就打得非常好,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战例。
“霍去病当年,只率了一万骑兵,昼伏夜出,打得又快,匈奴跟扩廓可是不一样的,这敌军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
朱棣摇了摇头,他还仔细研究过河西之战,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那是难以实行的。
首先,他们就不可能只出动一万骑兵,这么点人,去打北元,深入敌境,那就是去找死的。
而且,他们本身骑兵也不多。
这个风险那是太大了,朱棣可不愿意冒的。
“战争是允许假设的,不试一试,谁知道能不能行,至于扩廓,我认为不能速战速决,可以步步为营,铸城为战。”
韩辰说道,他不能以现在的条件,去衡量古时候的战争,要用古代的条件,去衡量。
“铸城为战?”
朱棣傻眼,这又是什么新奇的招数。
“隔几十里路,修建一座城池,进行屯兵,也不用修太大了,成个堡垒就行,扩廓骑兵,应该也不善于攻城的,如此这般,持续往复,就可以压缩扩廓的生存空间,从而起到持续削弱的效果。”
韩辰一本正经的说道。
朱棣无语,这真是一个馊主意,哪里有那么多钱来铸城,哪里又有那么多兵?
看来,这位韩先生,在兵法上,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
“先生,能不能解决干粮的问题?”
朱棣询问,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就行。
“不能,以古代的条件,必须人力押送粮草才行,随身携带粮草,打个几天还行,打久了不成。”
韩辰摇了摇头。
这一个人能带多少啊!能带一百个干饼子啊!放在身上也不方便啊!影响打仗。
如果这样能行的话,那也就不用押运粮草了。
朱棣无奈,看样子,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灭北元,建立不世之功,也就成了镜中月,水中花了。
“就不叨扰先生了。”
朱棣起身离去。
外面是天寒地冻的,天气越发冷了。
这该死的地方?怎么会那么冷,还是非洲吗?韩辰不由吐槽。
他穿得是棉衣,都穿了两件,仍然感觉到冷,想弄件羽绒服吧!没有。
可想而知,这个地方那是有多么落后了。
尽管粮草的问题很难解决,但朱棣仍然决定,出兵打击北元,好有借口,向朝堂要银子。
有了银子,才能扩充军备。
一方面,朱棣整军备战,另外一方面,上奏朝堂,要求拨款钱粮。
打北元,是正事,没有拒绝的理由。
应天府,奉天殿内,朱允炆在批阅奏折,他现在监国,也是为了以后登基做准备。
朱元璋有心培养他,完全防守。
当接到朱棣上书的时候,朱允炆就眉头一皱,又要打仗,这些年,也拨了不少银子给燕地,可是结果呢,北元还不是生龙活虎。
“子澄啊!四叔又来要银子了,他每年都来要,年年如此,当我国库是他的了。”
朱允炆很不满,目光看向身侧一人。
他向来讲究与民生息,不愿意轻易动干戈。
“殿下,可以置之不理,这些边王,要银子的,应该一概不给,以防其坐大。”
黄子澄现任太寺常卿,是洪武十八年,进士出身,深得朱允炆的宠信。
“有了银子,他们就可以扩军,长此以往,可奈何?而今有陛下镇着,他们自然不敢乱来,一旦陛下百年之后,殿下登基,他们还能将殿下放在眼里吗?”
黄子澄拱了拱手。
朱允炆默然,那些都是叔叔辈,他可是晚辈,岂能轻易压住。
“那就听你的,不给。”
朱允炆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他也不准备告诉皇爷爷。
当朱棣接到朝堂发来的折子的时候,气得直接把折子给撕了。
“本王不过要十万两银子而已,居然说户部空虚,真当本王是三岁小儿不成。”
朱棣脸色阴沉,气急败坏。
这几年,那也是风调雨顺,户部怎么会没钱,分明就是不愿意给。
“定然是那朱允炆的主意,而今,他监国,奏折都得经由他手,如果是陛下亲眼所见,断然不会如此。”
张玉不假思索的说道。
朱棣当然也清楚,他那个父皇,只要是打仗的话,是愿意给银子的。
“今年不给,那明年呢,以后是不是都不给了。”
朱棣愤恨。
“只要是朱允炆监国,恐怕很难拿到银子了。”
张玉摇了摇头。
“他这不是将我往绝路上逼吗?”
朱棣握紧了拳头。
不给,他也无可奈何。
当天晚上,朱棣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提着剑,在皇宫里寻找朱允炆。
而找到的时候,朱元璋也在。
朱元璋板着一张脸,一句话也没有说。
侍卫当即将朱棣给拿下。
只见朱元璋摆了摆手,朱棣就被侍卫给拖了出去。
猛然间,朱棣醒了过来,全身已是冷汗淋漓。
他再也睡不着了,第二天魂不守舍,来找韩辰解惑。
“你说你做梦,梦见你被父亲给宰了。”
韩辰诧异,这是一个什么梦啊!
“我梦见,我成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四公子,我想要得到家主之位,而要继承家主之位的,是我大哥的儿子,我要杀了他,可是老爷子还在,我该怎么办呢?”
朱棣神色不安。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你肯定是神经衰弱,所以乱做梦,一个梦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燕兄也不要耿耿于怀。”
韩辰撇了撇嘴,当他是算命的啊!还能给解梦的。
“这个梦境很是真实,让我身临其境。”
“先生,如果我要继承家主之位,应该怎么办呢?”
朱棣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韩辰。
“你应该等老爷子死后,再做打算,先隐忍下来。”
韩辰想了一下,然后回答。
“如果我大哥的儿子,要杀我,我又该如何处之呢?”
朱棣越发不安了。
“你说得这种事情,我怎么感觉,跟古时候争皇位有点像啊?”
韩辰面色怪异。
“还请先生替我解惑。”
朱棣拱了拱手。
“还是隐忍。”
韩辰皱着眉头,这个燕兄,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啊?

监国一职,历朝历代皆由太子全权负责。
而朱允炆监国,也就意味着朱元璋,要将他培养成大明下一代君王。
这几乎是一件默许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朱棣听后差点一头栽倒,姚广孝更是怀疑自己面相的能力。
毫无疑问,朱允炆监国一事,对朱棣打击巨大。
这几日,一到深夜,朱棣便会提着一壶酒,在燕王府大堂前买醉。
他时而痛恨自己的无能,又时而向已逝的大哥哭诉,满脸的醉态,毫无半点王爷风采。
“殿下,您这又是何苦呢。”一旁的张玉忍不住劝说道。
朱棣瘫坐在椅子上,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道:“世美,你不懂。”
“本王为大明操劳一生,到头来却换得如此下场,真是可悲至极啊。”
咕嘟!
说罢,又是一大口酒下肚。
张玉知道,自家燕王殿下若是再这样颓废下去,到时候别说是皇帝了,只怕这个燕王都要保不住了。
于是他灵机一动,说道:“殿下,既然你这么想坐上九五之位,那为何不等明日去请教韩先生,让他帮你想想办法?”
唰!
话音刚落,朱棣眼神大变。
原本醉醺醺的丑态,一扫全无,转而代之的,是一副锐利无比的气势。
“解铃还须系铃人,本王怎么就没想到呢?”朱棣狠狠拍了自己脑袋一下,说道:“走,世美,我们现在就去找韩先生。”
“现在?”张玉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有些担心道:“殿下,要不你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再去找韩先生?”
“不了,就现在!”
朱棣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
他似乎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当即前往府上膳堂。
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韩辰的话,让他寝食难安了这么多天。
如今,也只有韩辰才能解决他这块心病了。
......
......
燕王府,膳堂内。
今日酒馆的生意有些火爆,韩辰很迟的才打烊。
“又是忙忙碌碌的一天,话说,有两天没看到燕兄了吧。”
不得不说,韩辰还是很想念自己这位老东家的。
自从,上次在他身上赚取了13点声望值后,他就尝到了甜头。
一直盼着下次,再从对方身上压榨声望值。
可惜,这几日一直没等到这位老东家的出现。
就在韩辰准备期盼于明天的时候,店外却传来一道熟悉的呼喊声。
“韩先生,备二两小酒!”
“嗯?”
韩辰眉毛微挑,有些诧异。
这么晚了,燕兄还来喝酒,当真是性情中人啊。
“燕兄,快快里面请。”
韩辰连忙将朱棣引进了店内,张玉紧随其后。
“天色这么晚了,不耽搁燕兄明日做买卖?”
韩辰客套性的问道。
在他印象里,一般的商人,都是早早就睡了,然后第二天大早起来做买卖。
朱棣摆摆手,道:“明日并无生意可做,所以今晚我便想着前来陪你喝喝酒,说说话。”
韩辰点点头,转身从后厨取来了酒壶酒杯,并为其满上。
“酒要少吃,事要多知,燕兄这次前来,是想继续聊上次的事?”
“不错。”朱棣索性也不隐瞒了,说道:“韩先生知道,我对燕王一向很敬重,也想多听听关于他的故事。”
“自从上次你说,他无法继承皇位后,我回去寝食难安,着实为燕王殿下打抱不平。”
“如果仅仅因为一个规矩,或者说因为一个潜在的威胁,就否定燕王殿下的功绩,那未免也太欺负人了吧?”
这一番话,朱棣几乎是一口气说完。
这是他这几日,一直埋藏在心头的疑惑。
此刻,一口浊气长长吐出,朱棣心头有过前所未有的舒畅。
而韩辰听闻之后,也是淡淡一笑,权把眼前人当做是一个对历史求知欲极强的好奇宝宝。
韩辰拿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轻叹道:“我也极为欣赏燕王,只是可惜,洪武老爷子却看重的是皇孙朱允炆。”
韩辰说的是历史上,朱元璋让朱允炆克继大统的事。
可朱棣听在耳中,却认为是韩辰已经知道了皇太孙监国的消息。
朱棣眼中光芒一闪,十分不甘的问道:“难道,这件事真就只能如此?”
“燕王注定坐不上九五之尊?”
此刻,要不是韩辰双目失明,真想白自己这位老东家一眼。
这燕兄对洪武一朝的史事,了如指掌。
怎么却对后面的永乐一朝,几乎是断层似的不知道?难道,他也是在抖音上学的历史?
“谁说燕王注定坐不上九五之尊了?”
“我只是说在皇位的争夺上,燕王落败了。”
“但俗话说得好,怎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呢?燕王日后,还是能坐上那张皇位的。”
朱棣:“.....”
得,这些天的苦酒白喝了。
这臭小子,怎么每次说话都只讲一半?
真是气死人也!

“不知先生有何良策,能够消灭掉北元呢?”
朱棣还琢磨着,灭掉北元,好给自己增长声望,从而能够继承大统。
灭掉北元这个问题,很复杂,韩辰皱起了眉头,以他的见解,这个北元,为什么非要灭掉呢。
“北元已经无法再度崛起了,灭不灭的,其实也不重要,他们会自己衰落下去,从而灭亡。”
韩辰说道。
“可是,北元可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朱棣有些急了,他看得出来,韩辰似乎有什么良策。
韩辰有些无言,这个朱棣对于明朝的事情,倒是很上心的吗?看来是喜好明史,就是研究得不深。
“要灭掉北元,主动出击,只怕是不行,逮不住他们,而且,长途进军,也消耗国力,因此,只能先进行逐步削弱。”
“先引蛇出洞,然后关门打狗,北元确实一到冬天,就要抢粮抢人,既然要来抢,就是机会,把他们消灭,就可以打击到北元的有生力量。”
“北元人口少,军力不足,采取逐步消灭的办法,才能将其覆灭,一口气是吃不掉的。”
韩辰一本正经的说道。
“可是,北元的骑兵很厉害,行踪诡秘,而我明朝边境过于宽广,难以完全防御。”
朱棣脸色有些难看。
韩辰无语,这确实也是一个问题。
想要关门打狗,也不容易啊!
“这只是战争的方法,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我这里,有三策,可供使用。”
韩辰曾经授课的时候,做过这样的试题,那就是为了削弱北元势力,避免北元和各族联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先生果有良策也?”
朱棣眼睛一亮。
“这第一策,就是以以夷制夷,通过扶持别的部队,从而去牵制北元,让他们互相撕咬,从而起到削弱北元的作用。”
韩辰甩出了第一策来。
朱棣点了点头,这倒是一个好计策,只不过需要以朝堂的名义,可是不由他们做主的。
他还是主张选择以武力消灭北元,从而增长自己声望。
如果采取这样的计策,根本就不会有自己的功劳。
“第二策,就是招抚,令其归顺,不过,这一策不会实行,明朝是不会对北元,有任何妥协的。”
韩辰也清楚,以洪武大帝的脾气,怎么可能采取这样的措施呢。
朱棣点了点头,这不可能,谁要是提出这样的条件,恐怕会触怒到圣威,那是只有人头落地的下场。
“第三策,就是和亲了,通过联姻来改善关系,这也不可实行。”
韩辰摇了摇头。
朱棣有些不满,这三策听上去,也就只有第一策可用。
另外两策,那就是馊主意。
“难道,就没有通过武力的方法,去灭掉北元吗?”
朱棣就不信了,没有相关的手段。
“也可以,但需要长期的战争,可能打个上百年,也能灭掉北元,但明朝受不了啊!百姓需要休养生息,长期战争,必定导致民生凋敝。”
韩辰向来的思维,就是不以战争角度考量。
这个战争,那是矛盾的最终结果,而解决矛盾,不一定非要战争,而是要以制止战争的角度考量。
朱棣目瞪口呆,打个上百年,那还打个啥啊!
如此看来,这些韩先生,看来是没有良策了,尽管有一些独特的看法,但不能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
“先生还是有高见的,可惜,跟我想得不一样,我的主张是以战争解决问题。”
朱棣有些无奈。
“好战必亡!历史就是如此,好战,是王朝坍塌的根基。”
“秦朝就是如此,他们修长城,滥用民力,就是为了对付匈奴,可是最后结局呢?”
“战争会直接削弱国力,打得久了,打得多了,那就积重难返了。”
敢情不是你自己去打。
打仗不死人的啊!韩辰想来反对战争,那死得都是平民家的儿子,打赢了,也得不到什么,打输了,命没了。
好战必亡这四个字,对于朱棣那是如雷贯耳一般。
他作为边王,怎么可能不好战呢?
“先生,我还有些事情,就告退了。”
朱棣拱了拱手,而后就提着番薯走了。
这玩意,得种一种试试。
真是莫名其妙的,韩辰把最后一个红薯吃了,就在院子里散步去了。
他也不是天天说书,大概三天说一次。
消灭北元这事,似乎就如同镜花水月一般。
朱棣很无奈,这样看来得话,给自己扩大声望这事,就无法实现了。
“这玩意,种一季,能够当半年粮?”
朱棣把红薯拿给了张玉看。
张玉根本就不相信,这太过天方夜谭了。
“是韩先生说的,我看不像有假,我们种一种试试,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我可得天下民心。”
朱棣也是觉得事关重大。
毕竟,有粮就有兵,有粮就能安抚人心。
张玉点了点头,试一试也好。
“殿下前去,就是问韩先生,关于北元的事情吧!”
张玉如何看不出来这一点。
朱棣苦笑了一声,而后把韩辰的见解给张玉说了一下。
他完全不能接受,因为只有战争获胜,自己的声望,才能震慑天下。
“我看先生说得还是很对的。”
张玉迟疑了一会儿,而后微微点头。
“确实有道理,不过跟我们的利益不符。”
朱棣摇了摇头。
“他还不是我们的人呢?怎么可能为我们考量呢。”
张玉笑了。
............
又到了说书这天了,人还是那些人,韩辰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总是一批人,难道就没有新客吗?
这地方,应该娱乐非常少,不然的话,说书根本就没有市场。
韩辰今天讲得那是春秋礼法。
春秋的礼法,就如同空气一般,那是无处不在,包括发型穿戴,交往规则,战争规则。
礼法是无处不在。
听客中的姚广孝,那是频频点头,这位韩先生,对春秋的事情,倒是如数家珍,学识渊博啊!
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学识,以后前途必定远大,难怪能够得到燕王殿下的赏识。
说书完了之后,其他人都撤了,姚广孝留了下来。
“先生安好,在下姓姚,第一次来。”
姚广孝对着韩辰拱了拱手。
听声音,是个新客,熟客的声音,韩辰都是很熟悉的。
“姚先生有何见教啊?”
韩辰一听此人说话,应该是个文化人,这是不是要跟他讨论一下春秋礼法啊!

朱棣是急不可耐了,赶紧把朱高炽的症状,给韩辰说明了一下,想请韩辰去治病。
“生病了,送医院啊!我又不会治病。”
韩辰挺奇怪的,居然来找他看病,这不是胡闹吗?
医院?朱棣和张玉那是面面相觑,那是什么地方?
“先生说得是医馆吧!我们请了大夫来看,可是无济于事。”
朱棣开口。
“什么?这不就是一个发烧重感冒吗!随便哪个大夫都可以治好了,这居然连这点小毛病都治不好,怕不是个庸医吧!送大医院,不要找那种小诊所。”
韩辰都服了。
朱棣和张玉一脸懵,不说话了。
“倒是忘记了,你们这里,太落后了,肯定没有什么像样子的医院的。”
韩辰突然反应了过来,这里是非洲的某个小地方,哪里有什么大医院。
这要是得了重病,只怕是只能等死了。
“我这里有点药,吃吃看看吧!”
韩辰说着,把布洛芬胶囊拿了出来。
“这是什么药?”
朱棣和张玉都很懵。
“布洛芬啊!你们难道连这个都没有见过吗?”
韩辰也是醉了,这属于常用药的。
“没见过,怎么用啊?”
朱棣询问。????
韩辰真是服了,这一个买卖人,居然如此孤陋寡闻。
“一次两粒,一天三次,饭后吃。”
韩辰也是耐着性子,毕竟,他现在也是属于寄人篱下。
“咳!韩先生,我问的是,怎么熬药,需要熬多久。”
朱棣干咳了一声。
是不是有神经病啊!这又不是中药,那是来熬的吗?
“熬什么熬?和水服下就是了。”
韩辰没好气的说道,他都忍不住想要骂人了,莫名其妙的,很多常识都没有,你就算是只读了一个幼儿园的话,也应该有这些常识的啊!真是匪夷所思!
“感谢先生赐药。”
朱棣着急忙慌的就走了,不管怎么样,也得试一试。
朱高炽服下药之后,没过多久,情况就有所好转。
还真有用。
“想不到,先生还能治病啊!我倒是越来越看不透他了。”
朱棣自言自语。
“此人,有鬼神莫测之术,他要不是瞎了眼睛的话,只怕我们这燕王府,还不能留下他。”
张玉开口。
朱棣点了点头,他现在不过就是一个边王而已,声望不足,有大才的人,肯定多数愿意前往朝堂效力的,而不是来效命于他。
“报,燕王殿下,扩廓犯境。”
一个卫兵,紧急的送来了军情。
扩廓来了,往年的这段时间,扩廓也都来犯边,主要是打劫,有什么抢什么。
朱棣的脸色阴沉了下去,立刻让张玉领兵出战,绝对不能让扩廓称心如意的,王府的死士都是武艺高强,也都去。
翌日,是韩辰说书的日子,可是,居然一个人都没有来,这不科学啊!自己上次说书,留了悬念,这些人肯定是会来听得。
难道是没空,也不应该啊!那些都是盲流子,没有啥正经事可做,否则的话,也不会时常来听书了。
再说了,就算有事,也不可能都有事啊!
朱高炽好转,朱棣也拿了礼物,来看望韩辰。
是一张熊皮制造的皮袄,用来御寒非常不错。
“燕兄,你说这是熊皮。”
韩辰惊呆了,话说,这不犯法的吗?熊可是保护动物啊!
八成是偷猎的吧!这也太危险了。
“对啊!怎么了?”
朱棣愣了一下,这但凡到了严冬,达官显贵们都是用野兽的皮毛制衣御寒。
“我不要,好意我心领了,这东西也应该很贵吗?还不如送我一件羽绒服。”
韩辰说道。
“羽绒服,那是什么玩意?”
朱棣愣住了,没有听说过这个词汇。????
刘羽无奈,好吧!连羽绒服都不知道,这倒也是,非洲这地界,卖什么羽绒服啊!
今天肯定是个例外,是受到了极端环境的影响。
但是熊皮,韩辰是不会要的,以免那是给自己引来麻烦,那可就不好了。
“算了算了,我也懒得解释了,东西拿回去,我不穿动物制品。”
韩辰摆了摆手,不过他随即话锋一转。
“对了,燕兄,今天怎么没有听书的人来啊!他们去干什么去了。”
韩辰有些不满,他可就是指望着通过说书,来积累声望值的,今天可是少挣十几点声望值。
“他们去干活去了,今天没有时间。”
朱棣回答。
干活?这些盲流子干什么活?他们不是应该混吃等死吧!再说了,这种落后的地方能有什么活干,定然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
韩辰觉得坏了,那些人要是找到什么工作了,哪里有时间来听他说书啊!直接损害的可是他的利益。
“先生放心,过不了几天,他们就回来了。”
朱棣派出那些死士,也是因为死士个个能够以一挡十,马上功夫也不错,能够多杀敌。
只不过,完完整整的去,可不是完完整整的回来。
这过几天回来,那肯定就是去打散工去了呗,估计工钱也不多。
这些人,应该是属于挣一天钱休息三天的主。
“唉!也罢,只好等他们回来了。”
韩辰叹了一口气,听他书的,也就只有这些人了,没有什么新客。
朱棣拍了拍手,进来了一个妙龄女子,一进来,就跪在了地上。
“见过先生。”
女子开口,声音温雅。
“燕兄,你朋友啊?”
韩辰是看不见对方跪下的。
“先生眼睛看不见,多有不便,所以,我找个人来伺候先生,工钱自然不需要先生出。”
朱棣说道。
韩辰愣了一下,他确实有些不方便,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不过,这合适不呀。
“你叫多少名字?多少岁了?”
韩辰询问,听声音感觉挺年轻的啊!
“婉莹,今年十六岁。”
女子回答。
十六岁?都没有成年呢,韩辰诧异,这么小的年纪,都出来做保姆了,不应该啊!难不成是因为家里困苦,因此辍学出来工作,贴补家用。
也是个可怜人啊!
想到这里,韩辰就决定收下了。
“那就多谢燕兄破费了。”
韩辰也是个热心肠,在他身边,也挺好的,不用做什么苦活累活,这么小的年纪,找工作也容易被骗的,万一被骗进了什么黑工厂,那可就惨了。
“年纪这么小,不会是被拐卖来的吧!”
韩辰有所怀疑。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