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北岛书屋 > 现代都市 > 贾桓项少龙的小说勇猛果敢免费阅读

贾桓项少龙的小说勇猛果敢免费阅读

贾桓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侯爷。”“绝不能让狗鞑子拿下高丽。”年羹尧神色焦急的说道。原本,辽东镇同后金之间的实力悬殊就很大。一个边镇要和一个完整的封建国家对抗,难度无异于通天。国朝每年耗费在辽东的白银都不止五百万两,还有军械、粮草不计其数。若是再让鞑子得了高丽三千里江山之助,力量何止翻倍,对辽东的优势将是碾压性的。这样一来,他这个辽东镇总兵就相当于处在火山口上,随时有可能灰飞烟灭。“此时本侯已知,无需多言。”“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阻止鞑子进攻高丽。”“国朝的情况,你们在座很多人想必都不清楚,但本侯要告诉诸位。”“开国一脉为了获得这次支援辽东的机会,得罪了大半朝堂势力乃至于今上。”“国朝虽有两百万大军,可于我们而言,远水解不了近渴。”深深的看了一眼辽东众将,...

主角:贾桓项少龙   更新:2025-01-23 18: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贾桓项少龙的现代都市小说《贾桓项少龙的小说勇猛果敢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贾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侯爷。”“绝不能让狗鞑子拿下高丽。”年羹尧神色焦急的说道。原本,辽东镇同后金之间的实力悬殊就很大。一个边镇要和一个完整的封建国家对抗,难度无异于通天。国朝每年耗费在辽东的白银都不止五百万两,还有军械、粮草不计其数。若是再让鞑子得了高丽三千里江山之助,力量何止翻倍,对辽东的优势将是碾压性的。这样一来,他这个辽东镇总兵就相当于处在火山口上,随时有可能灰飞烟灭。“此时本侯已知,无需多言。”“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阻止鞑子进攻高丽。”“国朝的情况,你们在座很多人想必都不清楚,但本侯要告诉诸位。”“开国一脉为了获得这次支援辽东的机会,得罪了大半朝堂势力乃至于今上。”“国朝虽有两百万大军,可于我们而言,远水解不了近渴。”深深的看了一眼辽东众将,...

《贾桓项少龙的小说勇猛果敢免费阅读》精彩片段


“侯爷。”

“绝不能让狗鞑子拿下高丽。”

年羹尧神色焦急的说道。

原本,辽东镇同后金之间的实力悬殊就很大。

一个边镇要和一个完整的封建国家对抗,难度无异于通天。

国朝每年耗费在辽东的白银都不止五百万两,还有军械、粮草不计其数。

若是再让鞑子得了高丽三千里江山之助,力量何止翻倍,对辽东的优势将是碾压性的。

这样一来,他这个辽东镇总兵就相当于处在火山口上,随时有可能灰飞烟灭。

“此时本侯已知,无需多言。”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阻止鞑子进攻高丽。”

“国朝的情况,你们在座很多人想必都不清楚,但本侯要告诉诸位。”

“开国一脉为了获得这次支援辽东的机会,得罪了大半朝堂势力乃至于今上。”

“国朝虽有两百万大军,可于我们而言,远水解不了近渴。”

深深的看了一眼辽东众将,贾桓沉声道。

什么?

闻言。

辽东镇众将尽皆脸色大变。

对于勇冠侯等人出自开国勋贵这件事,他们早就知晓。

甚至知晓新任辽东总兵官年羹尧和副总兵王子腾都是出自开国一脉。

按理说,辽东镇上下应当属于开国一脉。

可谁都不知道开国一脉竟然这么恶俗,把大半个朝堂都得罪了,连陛下都没落下。

那岂不是说要想得到国朝的增援,难度比登天还高。

而且,国朝两百万大军分散在各地,距离最近的除了蓟州镇军,就只剩下京军了。

蓟州镇总兵尚未到任,神京军队又只有太上皇的选锋营及五万不顶用的京营。

他们现在需要用这十万大军及十万征东军对付面前的二十万鞑子,还要把鞑子的注意力从高丽身上吸引回来。

这怎么可能呢?!

“神武将军炮有多少尊,射程多少?”

突然间。

贾桓眉头微皱,询问道。

“禀侯爷。”

“锦州方面有神武将军炮五十门,最大射程十六里。”早在昨夜,年羹尧通宵对辽东方面的军备进行了统计,算是基本掌握了情况。

神武将军炮仿制前明红夷大炮,采用铜铁复合工艺,以失蜡法化铸铁为铸钢。

再用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经过前明工匠和濠镜西夷工匠联手铸造,方得这一国朝重器,领先后金,使得辽东镇固若金汤。

最初的时候,神武将军炮分为大中小三种形制,大炮长一丈,炮口稍昂,能至十六里。

中炮长八尺,炮口稍昂,能至十二里,小炮长六尺,炮口稍昂,能至八里。

后太上皇经元丛一役,淘汰了中炮和小炮,只剩下大炮一种形制。

“近来,女真鞑子与大凌卫鏖战数十场,是否从未动用过他们的红衣大炮?”

“是。”

大凌卫指挥使虽不知贾桓的意思,可还是立即回答道。昨日大战,双方看似交战惨烈,实则都没有用尽全力。

“唰!”

听到这里,贾桓眼前一亮,当即说道:“鞑子并非不出动红衣大炮,而是没有。”

“同神武将军炮一样,红衣大炮在后金算是军国重器,举国上下不足百门。”

“高丽沿边重城,城墙高且厚,如果不携带红衣大炮,后金如何攻破高丽?”

“年羹尧,你即刻命人拆卸城墙上的神武将军炮,安置在炮车上。”

“动用大军将五十门神武将军炮全部挪动至大凌河边。”

“侯爷,您这是?”

听到这话,年羹尧都傻眼了。

神武将军炮,一门重量便是4000斤,这要是拆卸下来,不得累死人哪。

“目前,我军要想阻止后金攻击高丽,唯一的办法便是战胜当前这二十万女真鞑子。”

“女真鞑子之所以一直围绕大凌河两岸厮杀,那是因为他们笃定我们不会主动过河。”

“而且,他们认为就算渡河,自己也可以阻止。”

“但本侯看过大凌河历年记录,大凌卫面前的河面是整条河最窄的地方,宽度不足一里。”

“若是将神武将军炮压至河岸边,至少可以在对岸制造出十四里空白区域。”

“足以将我军全部送至对岸,安营扎寨。”

“征东军已经过了山海关,最多两日便能抵达前线。”

“纵使眼下兵力不足,但是守住营地应该不成问题。”

“待到征东军全部抵达,合二十万大军之力,足以同当面鞑子形成对峙态势。”

“届时,若有一军绕道其后,先行抢占西平堡,二十万女真鞑子就没有退路了。”

“广宁、义州方面再行聚集两万大军,从侧翼发动攻击,三面夹击,何愁鞑子不败?”

说到这。

贾桓一拳重重的砸在了桌案上,表情显得极为兴奋。

“可这大凌河两岸一览无遗,皆是平原。”

“我军无论哪一只出兵,势必会被鞑子发觉,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绕至敌后?”

年羹尧脸色犹豫的问道。

不只是年羹尧,在场的辽东众将都不看好这一计策。

若是真的这么容易做到,辽东镇何须为此焦头烂额。

“谁说大凌河两岸一马平川?”

“难道诸位忘了义州卫、广宁卫如何屹立不倒的吗?”

注视众将,贾桓嘴角威威枸杞一丝弧度。

轰!!!

众将如遇晴天霹雳,脸色骡变。

的确,在大凌河区域有一片地方并非平原,那就是义州和广宁中间。

五州五镇山之一的医巫闾山横在两城中间,矗立在大凌河东岸。

广宁背靠此山,易守难攻,同义州形成腹背支援态势,一直死死的卡在了辽河以西。

在过去的七十余年间,广宁卫和义州卫对鞑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侯爷。”

“医巫闾山重峦叠嶂,山道狭小,恐无法容纳大军。”

就在这时,义州卫指挥使表情有些踌躇的说道。

帐内众将齐齐将目光聚集到了贾桓。

“无妨。”

“本侯只率三千人出击。”

贾桓大手一挥,脸上满是自信。

什么?

闻言。

辽东镇众将都露出了惊悚神色。

那可是二十万女真鞑子,不是二十万头猪。

尽管国朝所有人都知道贾桓的战绩,奔袭数千里封狼居胥,万军丛中斩首鞑靼大汗王。

但女真同鞑靼不一样,草原各部族从元朝灭亡以后,实力在不断缩减,沦落到冶炼兵甲都一度做不到的程度,战斗力何其孱弱。

三十万鞑靼铁骑要是面对同样三十万大楚骑兵,鞑靼必定惨败。

女真生活在黑水白山中,冬日占据了半年以上时间,环境极其恶劣。

正因如此,他们变成了半耕战、半游牧,甚至是渔猎民族,极其彪悍。

同样的兵力下,哪怕明末最精锐的关宁铁骑都未必有把握赢得了女真。

所以出现了一句话: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贾桓打算只带三千人冲阵二十万女真鞑子,这是要千里送人头吗?

“年羹尧,此地就交给你了。”

“辽东镇军及十万征东军一并交由你统率。”

“此乃本侯将令,凡不尊令者,皆可杀。”

说话间。

贾桓从怀中掏出一块金令,掷向年羹尧。

“啪!”

年羹尧一把接住勇冠侯令,神色极为凝重的说道:“侯爷。”

“还是由我率兵前往鞑子后方吧,您坐镇此地,统筹全局。”

开玩笑!

贾桓是什么人?

那是整个开国一脉的主事人,承载了无数希望。

一旦出事,开国一脉还不得把他生吞活剥了呀。

假如年羹尧身死,开国一脉还能护住年家,贾桓甚至会多加照顾。

两相对比,年羹尧又怎么会不知道做什么选择呢?


这时,门帘被一个婆子掀起,一道娇小碧玉的女孩走进来,看到榻上的贾母,盈盈施礼:“外祖母。”

贾母连忙在下人的搀扶下下榻,一把保住林黛玉,老眼含泪:“我的心肝肉哟!”

祖孙二人第一次见面,竟大哭了起来,左右丫鬟也被气氛感染,掩面抹泪。

缓了片刻,林黛玉才止住眼泪,朝其他人行礼:“大舅母、二舅母、珠大嫂子...”

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相一一点头回礼。

“老太太,姑娘们都来了!”

门外,丫鬟们簇拥着三个姊妹走进来。

为首的温婉可亲,第二个身材高挑,神采飞扬,第三个年纪尚小。

“这是你迎春姐姐,这是你探春妹妹,这是你惜春妹妹!”

贾母一一给林黛玉介绍。

一语未了,就听后院传来一阵笑声,颇有些洒脱。

“我来迟了,怠慢了远客!”

林黛玉疑惑的看向堂门口。

又见一群丫鬟簇拥着一人走进来。

来人打扮与三位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体态妖娆。

林黛玉起身欲行礼,却不知怎么称呼,一时间踌躇起来。

贾母扬声一笑,道:“你不认得她,她啊,是我们这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哈哈哈!”

一屋子的莺莺燕燕不由哄笑起来。

“老祖宗。”

王熙凤听罢,不由娇嗔一声。

一旁的丫鬟连忙给林黛玉介绍:“这是琏嫂子。”

林黛玉正准备行礼,却听王熙凤笑着说道:“先不急,我还带来了一个人。”

“额??”

众人皆露出疑惑之色。

“二爷,莫跑!”

此时,堂外传来一道呼唤声,紧接着,一道火红身影突然闯进门。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宝玉来了。”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荣国府嫡子贾宝玉也来了。

贾宝玉缺是一眼就被人群中的林黛玉吸引了,呆呆的走上前:“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又胡说,这是林姑父家的妹妹,你又何曾见过他?”

贾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可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了。”

说罢,他凑到林黛玉跟前,好奇的打量。

“妹妹可有表字?”

“额,无字。”

林黛玉愣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

贾宝玉却是绕着林黛玉走了一圈,自顾自道:“我送妹妹一妙字可好,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贾家众人对贾宝玉这般倒是习以为常了,并不觉得有什么。

但林黛玉心中却是升起一丝愠怒。

《礼记·内则》有言:“十五岁而笄,二十而嫁。”

意思是说,女子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就会举行笄礼,并为她取字,一般这个“字”,都是由夫家来给取的。

如今贾宝玉给她取字,这是辱她名节!

“荒唐!”

就在这时。

堂外传来一声大喝,吸引了堂内所有人。

只见贾桓一身华服,一双剑目泛着冷漠,大步走进来。

两名娇俏的丫鬟,跟随其后。

“林家高堂尚在,何时轮到你给林妹妹取字?”

“想我堂堂贾家,一门两公,怎会生出你这么个蠢货玩意儿。”

“轻佻、轻侮姻亲、不知礼数,今日之事若是传了出去,叫别人如何看待我贾家?”

贾桓冷冷盯着贾宝玉,连色怒喝。

掷地有声的话音,让整个荣庆堂都噤若寒蝉。

“我……我……”

“我不要这劳什子了!”

惊慌失措之下,贾宝玉一把扯下脖子上的玉,朝地面狠狠摔去。

“啊!!!”

在场众人皆吓了一跳。

宝玉衔玉而诞,这玉可比什么都珍贵。

一时间,荣庆堂内陷入慌乱,纷纷开始捡玉。

林黛玉也是脸色煞白,不是吓得的,而是怕的。

就在刚刚,她明显感觉到无数冷冰的目光扫向她,似乎是怪她。

“哼。”

贾桓冷哼一声,厉声道:“小五。”

“二爷!”

小五立刻掀开门帘。

贾桓眼眸一眯,道:“去府中请大哥来一趟,令派人也去请赦叔、政二叔、琏二哥。”

“就说我贾桓说的,贾家出了孽,当开祠堂,重罚之!”

轰隆!

此话一出,众人如遭雷击,一个个脸色大变。

开祠堂!

“这……何至于此啊。”

贾母露出焦急之色。

在她心中,这不过是一件小事,怎么就闹到开祠堂了。

这可是两国公府的头等大事了!

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等人也是浑身一颤,后脊发凉。

“林妹妹之事。”

“我并非荣国府之人,不变多言”

“但男女始终有别,莫要让外人看到我贾家出了有辱门楣之事。”

贾桓冷冷扫了一眼众人,淡漠道。

众人顿时脸色一变,便是贾母也露出忌惮之色。

勋贵世家,最看重脸面,若是真传出去,以后谁还敢与他荣国府交好?

“多年未见,不知妹妹可还记得哥哥?”

这时,贾桓的目光落在人群中的一个‘小萝卜头’。

年仅七岁的惜春已经有了一些清冷气质,莫名让贾桓心疼。

惜春只是贾敬酒后与一婢女所生,母早夭,贾母怜其身世,就收养在荣国府,同元春、迎春、探春一起长大。

可她始终不是荣国府一脉的人,难免会受排挤。

“二哥?”

惜春愣了一下,然后怯怯的反问一句。

“好妹妹,我是你嫡亲二哥。”

“哥哥眼下有要紧事去做,改日便派人接你回府去。”

“观言,从今日起,你就跟着惜春身边照看着,若有任何人懈怠,就地杖毙。”

贾桓对着身后一侍女招了招手。

观言领会,对着惜春行了一礼。

“哥哥。”

惜春一脸懵懵的样子。

倒是堂内的重人却是心领神会,以后,这惜春不再是之前那个无依无靠的‘孤女’了。

林黛玉不由露出羡慕之色,她也好想有这么霸道果决的‘好哥哥’啊。

“老太太。”

就在这时。

一名小厮慌张的闯进堂内,大声喊了一句:

“圣……圣旨到,赦大爷请您带着女眷出去跪迎。”

什么?

一时间,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贾母也顾不得什么了,连忙带着一众莺莺燕燕赶去荣禧堂。


“二哥哥。”

“可否把这一贴赠予我?”

林黛玉一脸期待的看着贾桓。

“额。”

“林妹妹要是喜欢,我且命人装裱好送过去。”

贾桓愣了下,说道。

“多谢二哥哥。”

闻言。

林黛玉立马喜笑颜开,心情很是愉悦。

就在这时,细心的贾桓看见了迎春、探春脸上的依依不舍,倒是惜春没有什么感觉,大概这也和惜春年纪小,体会不到诗词真意有关。

“二妹妹,三妹妹。”

“素日里,我们也见不着,今日你们第一次上门。”

“我便赠二位一副字帖可好?”

“啊?”

迎春、探春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随即,贾桓取过毛笔,蘸上墨水,在石桌上一顿书写。

呼吸间,一副新的字帖就这样完成了。

“此诗赠予二妹妹,为兄愿二妹妹日后如青松般不惧一切,挺拔傲立。”

说着。

贾桓将这一幅字单独拿出,放到石桌一脚。

迎春细细看去,不由得开口念道:“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是陈毅领袖所做的诗词。

简简单单的五言律诗,甚至谈不上文采多出众。

可就是这首诗将迎春的人生一下子点了出来,彷佛给她照亮了前路。

是啊,哪怕厚厚的雪压在松枝上,青松依旧又高又直。

要想完全看见青松的模样,只有等到雪化开。

贾家中人皆暗贬其为‘二木头’,可没有人想到这位贾府小姐只是心中温柔良善。

见诗,迎春极为感动,眼中隐隐泛着泪光。

这是第一次有人鼓励她坚持自己。

紧接着。

贾桓继续在桌案前书写,而后将一张写满字的宣纸放到了探春面前。

“此词赠予三妹妹,望尔守得云开见月明。”

探春一把接过宣纸,开口念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在所有花中,没有什么比梅花更适合形容探春了。

“二哥哥。”

一时间,探春情绪激动,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这时,惜春看着几位姐姐都有了礼物,嘟着小嘴,扒拉了一下贾桓的衣角。

“哥哥怎么能忘了妹妹呢?”

贾桓自然不可能感觉不到身下的动静,笑着对惜春说道。

然后招了招手,从怜月手中接过一物,却是一柄精致的短刀。

“这柄短刀是鞑靼大汉赐给他最喜欢的小儿子的礼物,有着不同反响的象征意义。”

“今日哥哥将它转赠于你,日后若是哥哥不在身边,妹妹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贾桓将手中短刀递给了惜春,郑重嘱咐道。

“嗯嗯。”

惜春一把抱住短刀,视若珍宝。

这时候,院内几名贾府姑娘都得了礼物,一个个笑容满面。

怜月识趣的安排丫鬟上了茶和糕点,并且命人把字帖取下去装裱。

“林妹妹,二妹妹,三妹妹,坐吧。”

“对了,宝玉怎么没来?”

“他不是一向最喜欢凑热闹吗?”

贾桓招呼着林黛玉三女落座,有些诧异的询问道。

按理说,以贾宝玉这种牛皮糖性格,没理由听见林黛玉在这边,探春她们也过来而不来。

那家伙就是个三皮脸,才不会记恨贾桓出征前教训了他。

“宝二哥本来是要来的。”

“可二老爷不知怎得,回去将他一顿好打,这会正趴在床榻上呢!”

探春一边坐下,一边说道。

“噗嗤。”

听到这话,贾桓瞬间乐了。

这个原因他知道,许是贾环等人都来了东院,而且还通过了考验。

做为贾家三代里面最受重视的人,贾政对贾宝玉的期望非但不小,反而极为浓郁。

现下,两府同贾宝玉一个年龄的男孩都在东院学习,唯独贾宝玉整日在内院厮混。

更何况,不是贾桓不让贾宝玉来,而是贾宝玉自己不来。

试问,贾政如何能不暴跳!

“二哥哥?”

看见贾桓莫名其妙的笑出声,林黛玉等人都有些疑惑不解。

“没事,没事,喝茶。”

贾桓摆了摆手,招呼道。

“额。”

林黛玉、迎春、探春有些怀疑的端起茶,喝了起来。

三双眼睛始终停留在贾桓身上,没有离开。

“咯咯咯!”

倒是惜春看着这一幕,感觉很有意思,笑得很开心。

反正只要有贾桓在身边,她都觉得很满足。

“桓二爷!”

“二姑娘、林姑娘!”

突然间,一道身影匆匆入内,朝着贾桓等人行了一礼。

神色焦急的跑到探春身边说道:“姑娘,赵姨娘方才来了院里。”

众人见了,立马就认出来她是探春身边的大丫鬟侍书。

闻言。

探春的脸色一下子变了。

短短片刻,她的眼中出现了十几种情绪,有无奈,有悲戚,更有一丝怨恨。

“蠢货。”

贾桓哪里会猜不到是赵姨娘在作妖。

脸色一沉,冷声道:“来人。”

“爷!”

一名新月骑当即入内。

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带人去把马道婆抓了,顺便抄家。”

“所抄之物一并连人送至府衙,告诉顺天府尹,就说本侯不想再看见此邪祟。”

神色漠然,贾桓眸中掠过一道杀机,吩咐道。

“诺。”

几名新月骑立马出了宁国府,前去寻马道婆。

“二哥哥,你这是?”

探春猜到此事和她有关,但不知其中奥秘,于是出言询问。

贾桓看了她一眼,淡淡道:“你母亲在府内吃穿用度皆有数。”

“平日里支应其母族赵国基甚少,那么些月银难道还不够其花销?”

“全都赠予了你三弟的干娘马道婆,用以行那些鬼蜮之事。”

什么?

听到这里,探春脸色变得煞白。

她没想到自己母亲赵姨娘之所以三天两头问自己要银子,并非自己花销,而是给了马道婆。

这贾家两府,世勋贵族,怎能容许此等事情发生?

若是传了出去,老太太还不得勃然大怒,王夫人素日就看赵姨娘不顺眼,此番寻机逐了赵姨娘出府,就算贾政想说情,恐怕都难了。

“还请二哥哥救救我母亲!”

想到这,探春大惊失色,不由得跪在了地上,哀求道。

这一幕让旁边的林黛玉、迎春、惜春都有些愣了。

“唉。”

看着跪在地上的探春,贾桓长叹了声:“赵姨娘粗鄙、愚昧却又爱争强好胜、搬弄是非。”

“虽是无意,但所作种种都是为了贾环。”

“她这一生为贾府最大的贡献就是生下你们二人。”

“终究是母女连心,平日里再如何闹,在关键时刻你也愿说话出力。”

“怜月,持爷帖子,往那院中走一遭,传之赵姨娘。”

“若今后再敢要挟三妹妹,爷便逐了贾环,开祠堂,送她出府。”

“别忘了把马道婆一事告诉她。”

“诺。”

怜月听后,匆匆领命,离开了贾府。

“今日二妹妹、三妹妹都来了,有些事权当我这个做哥哥的尽份心意。”

“来啊,前往二妹妹院中,把那些个奴仆下人一并拘到这来。”

随即,贾桓看了一眼迎春,开口道。

“诺。”

院外又有几名新月骑应声而去。

闻言。

迎春跟前的大丫鬟司棋脸色一喜。

往日,院中那些个肮脏事,姑娘不让她去寻旁人,今日有场二爷做主,当真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二哥哥。”

迎春却有些慌了,不知所措。

林黛玉冰雪聪明,一下子想到了内中关键,抓住迎春的手,安慰道:“二姐姐莫要担心,一切有二哥哥。”

迎春这才安定下来,继续坐在位置上。

“三妹妹还不起来,难不成还要我亲自去扶?”

“多谢二哥哥。”

探春在丫鬟侍书的搀扶下起身谢礼。

如今,这贾家阖府上下,谁人不敬畏贾桓三分,但也有很多人想要攀上勇冠侯的高枝。

赵姨娘便是其中一个。

对赵姨娘来说,平生最害怕的莫过于逐她出府,其次是贾环前途遭阻。

现下,贾桓亲自派人警告,赵姨娘必然是放在心上,不敢再似从前一般。

有此改变,探春也就不必日日夜夜担切亲弟与亲母,怄气做怜。


“好,好,哥哥这就把妹妹放下了用膳。”

贾桓说完,将惜春放了下来,而后一屁股坐在了位置上。

众人见状,心领神会,纷纷招呼着大家就座,开席。

一番大快朵颐后,贾桓领着惜春离开了荣禧堂,林黛玉也跟了过去。

迎春、探春虽然也想过去,但与贾桓并不算熟悉,只得返回各自的院子。

注视着贾桓等人走远以后,荣禧堂内只剩下贾赦、贾政、贾琏、贾蓉、贾珍、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尤氏、秦可卿几人后,贾母脸色极为沉重。

“今日,桓哥儿回来,老身有些话不得不说。”

“咯噔!”

闻言。

众人心中齐齐一震。

尤其是王夫人,脸色更是骤变。

“此前,贾家三十年未曾出过武勋,府内子弟如何荒唐,老身不愿多言。”

“但现在,桓哥儿已经是一等国侯,勋贵首位。”

“这两府便不能再像之前一样没规矩,一应诸事皆需听桓哥儿的意见。”

说着。

贾母眼神一横,目光落在了王夫人身上。

“四姑娘院里的事是你吩咐的吧?”

听到这话,贾赦、贾政等府中男丁都有些疑惑。

唯有王熙凤眼神闪烁,邢夫人嘴角更是隐隐勾起一丝弧度。

尤氏、秦可卿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有些难看。

“这件事,你既做了,那就要敢认。”

“王氏,你出身金陵王家,祖上乃是都太尉统制伯爵王公。”

“你父曾掌各国进贡朝贺事宜,迎过太上皇圣驾。”

“乃兄王子腾一路高升,如今已是京营节度使,在这都中算得上一号人物。”

“可我要告诉你,王家本就仰仗了贾家的势,若无贾家,何来王家?”

“桓哥儿是一等国侯,甚至都不用一句话,一个眼神便能让王家飞灰湮灭。”

“看在你勤勤恳恳这么多年,又诞下宝玉,老身劝你一句,莫要给王家招灾。”

贾母的这番话直接让王夫人脸色变得无比煞白。

不只是贾母,堂上所有人同样心有感触。

王熙凤的脸上同样有些畏惧,因为王家不单单是王夫人的依仗,也是他的依仗。

.....

另一边。

贾桓带着人从宁国府大门而入,走到了东院。

此时的东院外已被新月骑把守着,见他而来,齐齐躬身行礼:“侯爷。”

“哥哥,这些姐姐..”

被贾桓抱在怀里的惜春第一次看见这般女兵,满脸好奇。

林黛玉同样看的惊奇,在新月骑身上打量着。

“这些姐姐是哥哥特地找来保护妹妹的,以后就由她们陪着妹妹,妹妹想去哪就去哪。”

“真的吗?我想出府也可以吗?”

惜春一脸天真烂漫的看着贾桓。

贾桓点了点头,笑道:“当然可以。”

“林妹妹若是想的话,我也可安排几名新月骑去你院里。”

“这...”

林黛玉也有些意动。

在姑苏的时候,她便不是久居闺中的女子。

林如海时常安排人陪着林黛玉四周游玩,倒是来了神京,入了贾府,整日就在方寸之地行走,难免有些闷得慌,只是她现在住的地方恐怕不方便。

于是,林黛玉脸上表情显得很奇特,一会期待,一会沮丧。

贾桓看的都有些想笑。

“哥哥。”

“林姐姐住在碧纱窗,想来老祖宗不会答应让这些姐姐过去。”

惜春虽年少,但懂得东西很多,一下子就把林黛玉的顾虑说了出来。

什么?

闻言,贾桓眉头瞬间皱起:“林妹妹住在碧纱橱,那宝玉住哪?”

贾母所居荣庆堂乃是荣国府仅次于正堂荣禧堂的大院子。

主卧中隔出几个区域,贾母住在最里面的暖阁,一门之隔便是碧纱橱。

碧纱橱一门之隔又是一张大床,外面才是堂屋。

他依稀记得原著中,贾宝玉便是央求着贾母住在了碧纱橱旁边的大床上。

“宝二哥住在暖阁。”

林黛玉怯生生的回答道。

听到这话,贾桓心中倒是松了口气,总算不像原著那般荒诞。

一少女一少年住在一间,仅碧纱橱相隔。

少年慕艾,产生一些不该有的心思,很正常。

这要是传了出去,那贾家的名声岂不是更加狼藉。

“此事,我已知晓。”

“林妹妹稍待,明日我亲自同老太太说此事。”

“男女共处一室,成何体统,那宝玉不知廉耻,难道老太太不怕怀了林妹妹的名声?”

“若是老太太不允,我便请政二叔做主,若宝玉不愿,那便开祠堂,惩治于他。”

注视着林黛玉,贾桓郑重说道。

“多谢二哥哥。”

林黛玉感觉到了贾桓的深切关心,心中十分感激。

她也是名门出身,林家祖上也是列侯,又怎会不知此中症结。

碍于寄人篱下,谨小慎微,只能忍着这般怒火,甚至平日里就算厌恶宝玉和王夫人也不能多言。

如今贾桓愿意替她撑腰,此事就好办了。

或许从明日起,她在贾家的尴尬处境就能够得到改善。

“爷,您终于回来了。”

当贾桓进了院子后,怜月连忙带着几个丫鬟迎上前去,新月娥也在此列。

“嗯,安排人准备好热水,爷要沐浴。”

“是。”

怜月赶紧下去安排了。

片刻后。

惜春和林黛玉被安排在了堂屋,贾桓则进了里面,准备卸甲。

“爷!”

怜月还有几个丫鬟先是从系带处解开。

那玄甲上满是伤痕,有刀砍的,枪戳的,密密麻麻。

看的几名丫鬟俏脸生寒,气氛极为凝重。

伴随着外层甲胄被卸掉,露出了里面一件绸缎内衬。

怜月亲自上前解开了内衬。

“啊?!!”

霎时间。

里间的几名丫鬟惊呼出声,脸色煞白。

“哥哥。”

“二哥哥!”

端坐堂屋的惜春、林黛玉听到声响,满脸焦急的冲了进来。

“唔..”

二人入内一看,不约而同地捂住了小嘴。

只见贾桓身上密密麻麻的伤痕,血痂大多还是粉色,很明显是新伤。

“二哥哥,你...”

林黛玉捂着嘴,眼中隐隐泛着泪光。

惜春则年轻太小,被吓得呆滞在原地,不敢说话。

贾桓无奈的摇了摇头:“都是一些小伤,无需在意。”

“来人,还不把姑娘和林姑娘带出去。”

“是。”

一旁的丫鬟连忙将惜春和林黛玉带了出去。

接下来,贾桓身上的衣物都要除去,二女在这并不合适。

然而,林黛玉和惜春回到堂屋后,二女皆神色迷离,陷入了沉默中。

旁人只知道贾桓年少封侯,冠绝朝堂,可谁又曾想到他为了得到这些功勋,付出了多少东西。

单是那身上的伤痕不下数十道,一些伤痕更是反复覆盖一处,可见贾桓经历的危险有多残酷。

“爷,咱们以后能不能不出征了。”

里间,怜月一边用澡巾给贾桓搓背,一边咬着牙说道。

贾桓知道她是在担心自己的安危,于是故作轻松道:“爷如今是国朝一等勇冠侯,就算是想上阵厮杀,恐怕陛下都未必愿意。”

怜月没有回他,而是默默的擦着背。

.........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