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悬壶世家

小说《悬壶世家》,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王德顺苍狼阿黑,也是实力派作者“苍狼阿黑”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王长贵和大夫人、红儿终于把天欢的婚配之事敲定了天欢和春梅婚配之事在王家宅内引起轩然大波以二房和三房为首的在背地里风言风语,鸹嘈不休,说了不少难听话哪有自家人娶自家人的明明是养女,硬要说成是童养媳,话可以随便说,事能随便做么?姐姐、弟弟的相互叫了十几年了,好意思结成夫妻,睡到一个被窝!再说年龄相差太大了,压根儿就不般配!小叫花子长成人了,心气儿也高了,走过千门万户的讨吃货,不看外头大世面,尽......

作品试读


第三天新娘李淑芳回门(回娘家),坐的是王家颇具气派的二驾胶轮大马车。

那时能拴一挂胶轮大马车,必是大户富贵殷实人家。带轴承的胶皮骰轮是从东北弄来的日货,车身用祁连山松木板材打造,涂刷桐油,黄澄澄亮清清。如同大轿厢的车棚能安装上去拆卸下来,四周飞檐翘角,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望窗,棚盖厢帮精雕细琢云纹图案,四个翘角悬挂铜铃铛,走动起来“叮玲噹啷”响。若要铃铛不响,就给套上袋子,叫做“捂音”或“捂铃”。棚厢前后洞开,帘子随时节拴挂,此时为了保暖挂的是红锦绣花厚帘子。车厢地板铺一块红布包面的崭新纯白色羊毛厚毡,毛毡上面铺一条差不多同样宽窄的红花细洋布褥子,叠放着一床水红缎被,两个枕头,俨然一个走动的小型旅馆。

两匹拉车的马,驾辕的是一匹枣红色高头大马,拉梢的是一匹漂亮少见的雪花青,比辕马身形稍小。两匹马都戴着一串铜铃铛,一路走来,叮玲噹啷。

时值解放前夕,兵荒马乱,时局动荡。身兼驭手保镖两职的李三,正值壮年,剽悍刚健,身背一片明光闪闪削铁如泥的朴刀,腰里别着一把驳壳枪,戒备森严,不怒自威,让人望而却步。李三武功高强,孔武有力,一脚能踢飞豺狼,一拳能打死恶狗。静态练过打点燃的香火头,动态练过放飞的麻雀,枪法百发百中,指那打那,弹无虚发。

这条道李三护卫大老爷王长贵走过多次,路径熟记于胸,知悉大路小道,山川河沟地形,那条河上有桥,那山兵匪出没;知道哪里有车马大店,哪家方便歇脚。

时值农历正月,年味很浓,家家户户门上贴着红彤彤的春联,还有人家、店铺门廊挂着大红灯笼,人们大都穿着新衣,戴着新帽。偶闻有酒肉飘香,不时有炮竹炸响……村庄镇街不乏红火热闹喜迎新春景象。

兰州距天水数百里,隔山隔水,路途遥远。

马车日出上路,向晚停歇。李三和两位新人紧赶路程,马不停蹄。

白天一路东行,一天能走七八十里。

王德顺很少出城到乡下,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好玩,天地之大超乎自己的想象。一边观赏沿路景致,一边和李三有一搭没一搭的拉着闲话,说笑逗趣,亲密无间,却与新娘子李淑芳无话可说,短语少言,形同陌路。晚上歇脚住店,两位新人虽同住一屋,同睡一床(炕),但却互不理睬,相安无事。

每次第二天吃罢早饭上路前后,李三瞅机会总会询问王德顺昨晚情事,王德顺要么不吐一字,要么冷言冷语,让李三甭操闲心,当心赶好马车。李三一听没戏,转身询问新娘子李淑芳,李淑芳低首不语,头摇的像拨浪鼓。

李三假装生气调转马头要往回走,王德顺不但不加阻拦,反而笑着说“不去也罢”,“回家正好”。李淑芳却急了,叫喊着“不回兰州,我要回娘家。”李三没有完成重要差遣,哪里敢打道回府,复又调转马头往日出东方的天水方向走。

风雨兼程,冻饿苦累,紧赶慢赶,走了四天,前路仍有一半,仿佛没有尽头,杨家湾远在天边。王德顺一听心烦意乱,怒气冲天,埋怨父亲到底图啥?舍近求远给自己娶了这么一个普普通通不讨人喜欢的天水小媳妇。

李淑芳也埋怨父母把自己嫁的太远,以后回娘家都路途艰难。夫君王德顺虽是英俊少年,却如柳下惠一样坐怀不乱,老和尚似的清心寡欲。

离天水不远百里,李三他们就被天水王家铺号的人接住了,同时打发快马加鞭回报李淑芳娘家人马到来消息。

一路风尘颠簸,终于到了天水。

天水王家铺号早有准备,除尘擦洗打扫一毕,人马车辆焕然一新。一番忙活,车棚被装扮得如同花轿,车辕车尾前后四角绑搭红布拴系红花。两匹马儿全身披毛刮刷得水光溜滑,四蹄无一泥巴,额门、背尾戴着大红花,堪比唐三藏的白龙马。李三把个鞭子打扮得尤其出彩,喜煞人矣,长鞭杆裏着红纸条,鞭杆顶端绑着一串红绢花,鞭稍系着用红毛线做的缨子,整个一杆红鞭子,凌空一甩红满天。王家亲随一律红马褂、黑礼帽,黑礼帽上插红花,人车马整个儿披红挂彩,喜气洋洋。

人马一早从王家铺号动身直奔李淑芳娘家,一路流动靓丽的风景,好不风光气派。

到了杨家湾,一瞅见娘家门,李淑芳就乐了,眼泪扑簌簌流了下来,似乎在王家受了天大的委屈,见了亲爹亲妈忍不住伤心落泪。

天水的婚俗受临近的宝鸡影响,大同小异。新郎官一到女方家改称新女婿,进门认亲拜见完长辈至亲人等,接着先要招待新女婿吃饺子,饺馅有鲜肉、辣椒、花椒、酸菜、盐巴、蜜糖、麻钱(小型方孔圆形铜钱)等几种,用一个碟子或碗把冒着热气的饺子端上来,给新女婿两根不足三寸长的筷子,让新女婿夹上饺子吃,以示取闹耍笑,借机考验新女婿的愚笨呆傻机智敏惠。

路上李三对王德顺早有提醒和经验传授:说到时饺子碗碟热腾腾端上来递到手里,一般新女婿都怕烫嘴,噗儿噗儿的直吹冒着的热气。你可不要这样傻乎乎的干,自己给自己难上加难,先用短筷子夹起饺子,低头把鼻子凑上去嗅闻,只要鼻子没毛病,就能闻出饺子的味道。鲜香的是肉馅,有股酸味的是酸菜,带辣味的肯定是辣椒,刺鼻子的是花椒,没有味道的是盐巴和钱币,带清甜味的是蜜糖。按照规矩,人家不要求新女婿吃完饺子,吃够三个就算过关,吃不饱随后有面食上桌。

胶轮大马车一进杨家湾镇,立即引起满街轰动。镇街上摆摊开店、走亲访友、闲谈聊天、无事闲转、玩耍奔跑的大人小孩、男女老少,争相追赶近前观看披红挂彩、装扮漂亮、稀奇罕见的有着两个胶皮骰轮、走过不见车辙印的大马车,有人摸了又摸,有人看了又看,有的甚至妄想上去坐一屁股。

新女婿王德顺还没坐稳,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端了上来,王德顺按照李三教的法子,一连吃了三个饺子,一个是肉馅,一个是蜜糖,一个是钱币。吃了三个就不敢再吃了,只怕吃出难堪,让人取笑愚笨,把碗一放,说吃好了。围观取闹耍笑的一看吃饺子没难住新女婿,都没了声气,佩服新女婿王德顺聪明、灵利、智慧。

李家在杨家湾也算殷实富户,地方上有名,门高房多。中午招待新女婿和宾客的宴席,摆了三十张桌子,分两轮款待,一共五十多桌。

中午宴席结束后进入戏耍取闹新女婿环节,耍闹的法子是给新女婿套项圈、涂花脸(涂脸一般用的是锅底灰)和戴花帽,借机考验测试新女婿的眼力智力、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应对能力和身体耐力。

项圈一般用细竹条扎成直径三四十至七八十公分的圆圈,讲究的要用彩纸、色线和染色的麻绳缠绕,使之花花绿绿,漂亮出彩,同时防止划伤人体。也有恶作剧胡闹腾的使用牛笼嘴、提笼、背篓、蒸馍用的草编锅圈等套扣新女婿的头颈及身体,以增加取闹耍笑的丰富多样性和欢快热闹气氛。同时允许新女婿就地取材进行反击,追赶套扣闹腾欢势的年轻妇女、青年小伙。

这时只见新女婿王德顺及伴郎李三被几个年轻小伙子拉到人群中间,闹火戏耍新女婿及伴郎的人黑压压围了一大圈。

扣项圈、涂花脸、戴花帽戏耍闹火开始了,人们不分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不同方向展开对新郎官王德顺及李三的围攻,彩圈挥舞,草圈忽轮,牛笼嘴、提笼、背篓翻飞,明手趁机,黑手偷袭,瞄准的是王德顺及李三的头脸和脖颈。

只见王德顺和李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机警敏感,不慌不忙。或挥臂阻挡,或闪展腾挪,或纵身跳跃,或移步闪躲,或谨慎防御,或积极反击,全力护卫头脸,以免被扣中套住,抹成黑包公、大花脸,贻笑大方,狼狈不堪。王德顺作为新郎官,理所当然的成为主要袭击目标,攻击对象。被年节冬闲无事、喜欢红火热闹、赶来凑趣玩闹的一大帮人里三层外三层围在圈子中间,处于重围之中。王德顺必定年少体健,爱好习练武功,比常人反应灵敏,动作灵活,身手矫健,加上反应较快,躲闪及时,防守严密,很少被各种圈圈套中,被戴上编织的花帽、牛笼嘴等。但没能防住有人突然从身后偷袭,脸上被抹了一把锅底灰,使端正的五官、英俊的相貌立即变得怪模怪样,不伦不类,五眉六道,让神往、倾慕、艳羡的女人、姑娘唏嘘不已,青年小伙子拍手叫好。有人趁王德顺防不胜防愣神迟缓之际,把一个提笼巧妙地挂在王德顺颈项上,使王德顺十分狼狈、难堪、尴尬,引起众人一阵哄笑,拍手称快。王德顺急忙弯腰低头取下提笼,抓住提手,转身轮臂使劲一扔,提笼旋转着飞了出去,掉在西邻院内,获得众人一片喝采。李三身手骄健,腿脚灵活,闪展腾挪,步履敏捷,半天下来,未被套中一圈,扣上一帽,抹黑一道,令人惊奇不已,暗暗叫绝。

为了吸引大伙的注意力,减轻新郎官王德顺压力,李三索性大显身手,施展武功,亮出绝活。他前空翻,后空翻,车轮转,凌空旋,蝎子倒卷尾双手立地行……一个小伙子手持牛笼嘴跳过来想给李三头上戴花帽,李三眼疾手快跃起一脚踢飞牛笼嘴,引得全场一阵喝彩叫好……

李三高超的武功技艺,赢得在场人群的阵阵喝彩。王德顺瞅中抓住一个飘飞过来的彩色竹节圈,伸展胳臂单手高高举起,示意师傅李三露一手凌空飞身钻圈。李三快速奔跑几步纵身一个高高的前空翻,瞬间柔软的身体转了一圈呈孤形“嗖”的穿过竹节圈,轻轻落地稳如泰山,身不晃气不喘,众人又是一阵齐声拍手叫好。

针对新女婿王德顺扣项圈、抹花脸、戴花帽的戏耍闹火,到后来竟成了李三精湛的武功表演,引得大伙一阵阵欢呼、叫好、喝彩,给李家大院增添了热闹,欢乐、喜庆、红火气氛,给李家人长了脸面,使远道而来的兰州王家人在杨家湾镇露了头角,出了风头。

晚上芳芳和大嫂住一屋,姑嫂交谈私密。

“芳妹,王家怎么样?好吧?”大嫂开门见山问道。

“德顺家挺富有。”芳芳回答。

“德顺好不好?他对你咋样?”大嫂直奔主题。

芳芳想了一会,回道:“德顺人样长的好看,他,他就是一一”

““他咋了?快告诉嫂子。”大嫂追问。

“他不理我!”

“他一直不理你吗?

“就是。”

“他一路上也不理你?”

“不理。

“你没找他粘乎他?”

“没找。我怕。”

“真的?”大嫂吃惊。

“就是的。”芳芳回答。

“芳妹,这是你的终身大事,一点都马虎不得,大嫂得问清楚,你得给大嫂说明白,咱俩都是结过婚的人,这不是丑事,不是丢人事,是生儿育女的头等大事。没啥害羞不好说的,大嫂问你,德顺真的没抱没亲你?”大嫂直接挑明。

“真的没有。”芳芳回答的再简单不过。

“头天晩上你是不是在洞房哭了?”大嫂觉得大有问题。

“哭了。”芳芳实话实说。

“你出门时嫂子千叮咛万嘱咐说啥也不能哭,你哭啥吗?”

“闹完洞房,人都走了,冷冷清清的,德顺他不理我,没脱衣服就上床在那头睡了,我心里害怕,想家,想咱妈咱爸,想你们,实在忍不住,就哭了!”芳芳告诉大嫂哭的原因。

“德顺听见你哭肯定生气了,对吧?”

“好像生气了!”

“哄你了没有?”

“没哄,他跳下床要出去,让莲儿拦住了,先是坐着喝闷茶,后来趴在桌子上睡到天亮。”芳芳告诉大嫂头天晚上洞房情况。

“第二天晚上是啥情况?”大嫂细问。

“第二天晚上和头天晚上一样。”芳芳回答。

“路上住店一起睡了么?”大嫂问。

“晚上住店虽在一起睡,他还是不理我,只顾睡他自己的。”芳芳说着委屈的哭了起来,直抹眼泪。

大嫂感到事态严重,转身出去找婆母汇报。

芳芳当晚被叫到娘屋。

娘开导女儿芳芳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芳儿,你不小了,今年整十七虚十八了,不算小,在咱镇上算是老姑娘了。和你一般大的,人家都把娃娃抱回娘家了。娘嫁给你爹时才十四岁。王家是啥人家,你心里清楚。要不是你爹与德顺爹有生死交情,德顺爹喝多了酒一口答应,咱这样的人家攀上王家,比登天还难。只要说给德顺找房媳妇,门槛能让人踏断。若不把你抢先嫁过去,等德顺娶了头房,你就会成为二房、三房。妾不好当!妾就是大房的使唤丫头,大房若厉害点,妾连站的地儿都没有。德顺是个人物,长的多俊,身体多好,个头也高,谁见了不夸,能嫁这么一个好男人,不知是你那辈子修来的福。你还怕他哭呢,笑都来不及呢!德顺比你小一岁,还是个娃,你要主动找他粘他哄他。明个你高高兴兴回去,想法子和德顺圆了房,侍奉孝敬好公婆,尊敬家中长辈,关心爱护晚辈,一门心思把德顺侍候好,欢欢乐乐过好两个人的小日子,争取明年给娘抱个胖外孙。”

经过娘和大嫂一番语重心长、说事拉理的开导,芳芳明白了不少事理。


小说《悬壶世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