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三国:夭寿了,我的狱友竟是曹昂

军事历史《三国:夭寿了,我的狱友竟是曹昂》目前已经全面完结,苏信曹操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吾名张飞”创作的主要内容有:“主公,您说的也有道理可是招降张绣的话,如何说服朝中大臣呢?”荀攸担心道当初张济的反叛让大家吃尽了苦头,如今张济已死,这个仇肯定会记在张绣的头上要是把张绣打败,朝中大臣们肯定会举双手赞成可要是让张绣入朝为官,那些大臣们会肯?然而曹操却霸气的撂下一句话,“他们的命都是我曹某人救得,我看谁敢违背我的决定!”他早就看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朝中大臣不爽了,要不是现在还没有稳住人心,他都想把文武百官大换......

在线试读


听着蔡琰一通数落,苏信对宋江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

评价的太深刻了。

以前他只是单纯的不喜欢宋江,现在发现宋江还真不是个东西。

他做的很多事情,都叫人捶胸顿足,完全玷污了英雄豪杰这四个字!

“好吧,就如你说的,宋江不是个东西,可阎婆惜为什么可怜呢?”

“她叛夫背德,难道不是罪有应得?”

苏信扒拉了两口粟米,接着和蔡琰探讨。

蔡琰轻轻地放下碗筷。

她和苏信不同,说话的时候嘴里是绝不会有东西的,待将食物咽下,方才缓缓开口。

“阎婆惜身世可怜,父亲死后连送葬的钱都没有。本以为嫁给了乐善好施的宋江,日子就会好过一些,然而在宋江那里她却没有得到一个女子应得的慰藉。说白了,宋江娶她并非是挨不过王婆能说会道,只是单纯的馋人家的身子。”

苏信瞪大眼睛:你这么说好像也很有道理!

“本以为遇到张文远,有了一个知己疼己之人,但她不曾想过,张文远背恩背德,又怎么可能是一个好人呢?两次遇人不淑,注定了她会以悲剧收场。”

“她最可怜的地方是愚昧,发现宋江通匪的证据后 ,她的做法一点余地都不留,不给自己,也不给别人,这才招致杀身之祸。但凡有点脑子,哪怕去找张文远商量,都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蔡琰长叹一声。

阎婆惜又何尝不是这世间,众多女性的真实写照呢。

“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蔡琰分析的很有道理,阎婆惜虽然不值得同情,但站在女性的角度,她的确是一个可怜的女子。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蔡琰认真地咀嚼这句话的含义。

是啊,要不是阎婆惜背德在先,贪得无厌在后,又怎会香消玉殒?

“您说的没错,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自己。”蔡琰认真地点起了头。

“女孩子最幸福的,不是有多少钱财,也不是有多么的美丽,而是找到一个知己爱己,能够共度余生,一起白头偕老之人。公主不一定要配王公贵族,只要能够相濡以沫,哪怕另一半是一个贫困的农民也是幸福的。”

蔡琰的语气之中带着一抹淡淡的哀伤,苏信便知她肯定过得不幸福。

这个时代,讲究门当户对。

女人往往是家族用来攀附权贵,或者拉拢政治资本的工具。

就算贵为公主也不例外。

显然,这个女子的婚姻并不幸福。

以至于她的爱情观,出现了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公主从小锦衣玉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思想层面和农民完全不同。他们在一起聊什么呢?农民每天担心的是地里的庄稼,佃户的租金,以及豪强的欺压。公主能够和他一起忍受这些吗?连沟通都成问题,生活习惯完全不同,这样的两个人,又怎么可能相濡以沫?”

苏信不赞同她的爱情观,太过于理想了。

蔡琰看着他,愣住了。

她只是觉得自己吃得了苦,能够过那简单朴素的生活。却从未想过,精神层面的差距。

是啊,

我要是和一个 农民生活,每天聊什么呢?

给他吟诗作曲,他听得懂吗?

和他一起研究如何种地?那我所学所想不就浪费了吗,没有文章和诗曲,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她顿时觉得自己,自己想的太过单纯了。

“您说的没错,以前是我想的太简单了,可人生短暂,找一个能与自己心灵共鸣之人,太难了。”

“尤其是女子,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蔡琰叹息道。

当年,她并不像嫁入卫家。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根本没办法反抗。

嫁入卫家还没两个月,卫仲道就病死了。她本想为夫守寡,可婆家却把她给休了,赶回了父亲身边。

她深刻的体会到,女子在封建思想面前根本无力反抗。

这也是她后面不肯再嫁,冷漠拒绝曹操的原因。

“这个我就没办法帮你了,总不能劝你休夫吧。”

见气氛有些压抑,苏信适时地开了个玩笑。

小说《三国:夭寿了,我的狱友竟是曹昂》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